一、數量分析法
數量分析法,即對經營管理活動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并運用抽樣技術對抽樣結果進行評價的方法。
二、專題討論會
專題討論會,即通過召集相關管理人員就經營管理活動特定項目或者業務的具體問題進行討論的方法。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將影響投入(支出)和產出(效益)的各項因素羅列出來,分析所有影響收益及成本的內外因素,計算投入產出比,進行綜合分析的一種方法。即查找產生影響的因素,并分析各個因素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
四、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將一定時期內項目的總成本與總效益進行對比分析的一種方法。即通過分析成本和效益(效果)之間的關系,以每單位效益(效果)所消耗的成本來評價項目效益(效果)。針對支出確定的目標,在目標效益額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支出所產生的效益及所付出的成本,通過比較分析,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為優。
五、層次分析(AHP)法
層次分析(AHP)法,基本原理是根據具有遞階結構的目標、子目標(準則)、約束條件及部門等來分析方案,用兩兩比較的方法確定矩陣,然后把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相對應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為相應的系數,最后綜合出各方案各自的權重(優先程度),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
六、數據包絡線分析(DEA)法
數據包絡線分析(DEA)法,即以相對效率概念為基礎,以凸分析和線性規劃為工具,應用數學規劃模型計算比較,來評價多輸入和多輸出的“部門”(稱為決策單元)的相對有效性。DEA方法可以被看做是一種非參數的經濟估計方法,實質是決策單元之間的相對效率,從而對評價對象做出評價。DEA方法根據一組關于“輸入—輸出”的觀察值來確定有效生產前沿面。
七、數理統計方法
數理統計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類分析、判別分析等。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原來多個變量劃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從數學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降錐處理技術;因子分析法是從指標的獨立性角度篩選指標,根據因子載荷的大小來挑選指標,留下載荷較大者;聚類分析法是從指標的代表性角度篩選指標,先采用系統聚類法將指標聚為一定數目的類別,然后選擇每一類中的代表指標作為入選指標,以每類中平均相關系數較大而類間平均相關系數較小的指標為代表指標;判別分析法是預先根據理論與實踐確定等級序列的因子標準,再將待分析的變量指標安排到序列的合理位置上的方法。
八、調查法
調查法,即憑借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如訪談、問卷調查),對某種或者某幾種現象、事實進行考察,通過對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分析處理,進而得出結論的方法。訪談是指通過訪談者與被訪談者之間的交流來獲取信息的方法。訪談有多種方法,可以通過電話、面對面、信函訪談,訪談形式可以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進行,訪談對象可以是被審計單位有關人員和單位外的相關人員,如人大代表、研究人員、社會專家、長期關注某一事項的人員等。但應注意的是,訪談獲取的證據一般不能作為事實性證據的惟一證據,就是說,訪談獲取的證據還需要經過審計人員的進一步證實。當涉及的人員或單位很多、以致無法進行必要訪談時,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調查關鍵的環節是設計一整套科學合理的表格,要求所有內容采用問答方式,這些問題應該非常明確,切忌模棱兩可或帶有某種誘導性。對于受益面比較廣的資金支出,特別是具體到某一類公眾個體的資金,比較適合這種方法,比如扶貧資金、三峽移民資金等。
九、統計分析法
統計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回歸分析法?;貧w分析法是對兩類或多類經濟數據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推導出相應回歸方程,然后以此回歸方程來推算自變量與因變量的變化規律?;貧w分析法的實質是從觀察數據中找出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統計分析是績效審計中用來了解情況、進行分析的常用方法。在評價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時,經常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中各因素的影響,確定其中的因果關系或者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統計分析方法相對于調查來說,不易操作,要求審計人員具備一定的技術和能力,但準確性強,結論相對可靠?;貧w分析可以同時檢驗幾個變量之間的關系,與趨勢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相比,可以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料。這種方法需要具備一定的統計知識,但是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可以利用專門的統計軟件來進行復雜的回歸分析,使審計人員更容易應用這一方法。
十、分析程序法
分析程序法,是指審計人員通過對與審計事項有關的重要金額、比率、結構或者趨勢進行比較和分析,從中發現異常變動和異常項目的審計方法。分析程序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比較分析。就是將與審計事項有關的若干個可比數據(包括某一相關數據、經濟數據、經營數據、非經濟數據、預算或計劃、多期數據、行業數據等)進行對比,找出同一時期、同一性質的若干數量之間的差異,從而對公共資金籌集、管理或使用情況進行總結,發現問題,合理評價。比較分析法是對絕對數所做的比較。例如,將被審計單位當期的營業收入總額與預算營業收入總額這兩個絕對數進行比較。二是比率分析。就是通過計算各種比率來分解、剖析被審計項目績效。比率分析法是對各種比率的比較。如常見的速動比率、流動比率、存貨周轉率等財務指標以及其他各種技術指標。三是結構分析。所謂結構分析法,是指對某項信息各個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進行分析。例如,對企業的各類產品占生產總量的比例進行分析,可以確定各個貨種的盈利能力,也可以用于判斷被審計單位當期的經營是否符合組織的發展戰略。四是趨勢分析。就是將與被審計項目有關的若干期財務或者非財務數據進行比較和分析,從中找出規律或發現異常變動。趨勢分析法,是指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以便計算出它們增減變動的方向、數額,以及變動幅度,包括絕對數趨勢分析和相對數趨勢分析。
文章來源于公眾號:大象IPO